10月份,导演丁晟极具纪实风格的内地警匪片《解救吾先生》,刷新了大众对于警察和劫匪的认知。囿于内地警匪片创作需要一定的专业门槛,加之审查制度严格,以致内地警匪片领域偏冷门,能拿得出手的作品更是不多,让不少人对警匪的认知还停留在两个极端:要么是国产电视剧中的过于正能量忽视罪犯角色刻画的《重案六组》,要么就是被香港警匪片灌输的制服诱惑和高端破案。
丁晟已经找到拍摄好一部警匪题材电影的方法
在这部电影里面,警察是像刘烨(饰演刑警队长刑峰)这样具备办案技巧、头脑灵活、擅长团队分工合作的新形象。而劫匪也不再是非常直接的杀人要钱的单一描述,他们可能是像王千源(饰演凶残狡诈的劫匪华子)这样性格复杂,具备高智商的个体。不会因为劫匪处于道德底端,而让这类人变成一个简单的纸片角色。因为只有在尊重对手的情况下,才能发现更多破案线索,从而解救人质。
从《解救吾先生》不难看出,丁晟已经找到了如何拍摄好一部警匪题材电影的方法。这一点更是可以从他以往的作品中寻到踪迹,无论是早些年和编剧王晶合作的《硬汉》和《硬汉2:奉陪到底》,还是后来和成龙合作的《警察故事2013》,都将镜头对准了这些反传统英雄主义的警察。
反传统英雄形象的警察 却是铮铮铁骨的硬汉
电影《硬汉》中,男主老三是一名因训练事故提前退役的军人,因意外脑部受伤导致智商和一般孩童无异。智商奇低却执着于军人天职,以消灭邪恶为己任,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反差。同样在其执导的《警察故事2013》中,成龙饰演的就是一名忙于工作,疏于关心女儿和家庭的刑警。
丁晟的作品中,警察和劫匪之间都是有多重社会关系和困扰,甚至不是那么完美,而这些障碍可能会成为他们突破自己,敢于面对挑战的一道催化符。有了这个人物转变和突破的过程,也意味着有更多的内容去充实人物角色。
回顾内地警匪片发展史 《解救吾先生》堪称神作
可能是因为国内审查制度的缘故,国产警匪片往往对正派的要求过甚,对反派的抑制过多。使得在人物塑造的时候,会出现严重的角色失衡,自然拍不出酣畅淋漓的好片子。回顾内地警匪片的发展史,自上个世纪70年代起步,至今还没有半个世纪。它却经历了从70年代的反特风潮,到80年代的惊悚破案,再到90年的香港警匪片崛起,内地警匪片的发展几乎一度受阻。
上个世纪70年代,还没有警匪片的概念,都把这类题材归类为刑侦片。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黑三角》,片中正邪立场鲜明,讲述的公安战士抓捕那些潜伏在大陆,意图实施“黑三角”破坏计划的特务份子。到了80年代,这类刑侦片有歪楼的迹象,开始涉及猎奇猎新剧情,几乎都是惊悚破案。比如李少红曾导演的那部《银蛇谋杀案》。讲述的是一位心理变态的电影放映员,专门勾引少女到放映间并放出银蛇将他们杀死,公安局最后成功破案的故事。剧中色调阴沉,尤其是银蛇杀人的画面曾一度造成童年创伤。
到了90年代,刑侦片的概念开始慢慢被崛起的香港警匪片所同化,随着香港回归,众多港台文化被引进到内地,特别是堪称能代表20世纪香港电影成就的警匪题材。观众很快就见识了香港警匪电影中的火爆枪战片,比如早期的《龙虎风云》《英雄本色》《喋血街头》等,不仅有好莱坞商业电影里的枪战,还加入了兄弟情义和江湖情义,将简单的警察猫捉老鼠上升到了英雄悲剧情怀,再到后来的《无间道》,更是对港产警匪电影进行了一次总结和升级。
随着越来越多的香港电影北上,融入到内地创作之后,内地的警匪题材也出现了一些转机。比如由整个内地班底搭建、杜琪峰执导的电影《毒战》,不仅在枪战基础上增加了高速摄影等技术上的突破,还实现了更加写实的叙事和凌厉的剪辑。同样可圈可点的还有曹保平执导的《烈日灼心》,它在题材类型、表现手法和叙事风格等方面都有突破,算得上是一部特立独行的警匪题材电影。
丁晟作品再进一步 实现国产警匪题材的突破
很多人说,导演丁晟带来的这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解救吾先生》电影,开创了一个内地风格的警匪片模式,填补了目前几乎是国产电影的空白领域,其意义远大于故事内容本身。无论是从故事取材,还是角色塑造,或是叙事风格,丁晟带来了太多惊喜。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主角们的一次集体演技爆发。先是饰演劫匪华子的王千源,他带点神经质又狡猾奸诈的形象展露无遗;其次是刘烨饰演的刑警审讯时的机智和办案时的投入,在不抢戏的基础上推动了整条破案主线的发展;再是影帝刘德华饰演的人质,完全就是在被捆绑的方寸之地,仅通过对话和表情完爆剧情。让整部建立在真实案件改编,还原程度达到70%的刑侦案件,又有看点又有卖点。
或许我们应该再一次为这部摸到内地警匪片脉搏的《解救吾先生》走进电影院,电影院线排期可能有限,但12月19日,也就是本周六,吾先生将会亲临乐视会员频道,无缝接档影院,让好作品被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