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娱乐网

2015年华语电影观众报告:90后是主力,北方人笑点低

http://www.yule.com.cn 2016-01-29 10:34:19   来源:中国娱乐网   

  中国电影市场很“热”,但其中也不乏“冷”知识。

  根据官方数据,2015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定格在440.69亿元,同比增长48.7%,其中,国产电影票房达271.36亿元,占全年票房总额的61.58%,当年票房过亿元的国产片达到47部。

  那么通过市场数据来观察,会有哪些有趣特点呢?

  最近,百度糯米影业发布《2015年十大现象级华语影片报告》。根据第三方机构的数据,百度糯米现在把持网上售票的20%的份额,位列在线票房的第二位。

  不过,该报告评价的十部影片并非按照票房排入,而且部分影片是跨年上映,所以也只选取了2015年的数据,比如当年12月18日上映的《寻龙诀》总票房接近17亿元。

 

  (一)观影地域性:南北差异与“小镇青年”的威力

  通过这几部影片得出这个结论,或许会引起一些争议,但这确实反映观影的地域性的差别:比如,毁誉参半的《小时代》,因为其故事背景在上海,所以华东区贡献了该电影总票房的60%。

  由于各地观众的生活背景、娱乐习惯的不同,口味自然不一样,但各地观众具体喜欢什么样的电影,很难准确归纳。

  不过,我们可以去年春节档来窥探,彼时,多部其实可以独撑一个档期的电影集中上映,题材类型涵盖了喜剧、剧情、动作、奇幻等。

  那么各地人民是怎么选择的呢?《狼图腾》的主要票仓在北京,《天将雄师》、《爸爸去哪儿2》、《爸爸的假期》在上海,重庆人民最爱《钟馗伏魔》,广州等南方地区则更喜欢《澳门风云2》、《冲上云霄》等“香港制造”。

  小镇青年可不是真的来自小镇,这是对二线以下城镇观影人群的统称。

  官方数据显示,4个一线城市票房97.5亿,份额22.3%,同比降1个百分点;31个二线城市票房181.4亿,份额41.5%,同比降1.25个百分点;57个三线城市票房79.2亿,份额18.1%,同比升0.75个百分点;4线及以下城市241个,票房79.3亿,份额18.1%,同比升1.4个百分点。

  所以,除去二线城市的中坚力量之外,小镇青年的力量已经超过一线城市,而且份额还在攀升。

  对于这些人的观影习惯,有人总结称,国产青春片、喜剧片是小镇青年的最爱, “喜羊羊”、“熊出没”等系列国产动画电影也要远比进口动画受欢迎。此外,小镇青年的观影动机和消费习惯偏好娱乐消遣性,动作、视觉类电影更受追捧。

  要知道,现在各大影院都在加紧在三线城市的建设,艺恩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有79%的新建影院布局在三线及以下城市。

  这种情况下,观影潜力将会进一步释放。

  (二)观影人群:90后是主力,70、80后要看啥?

  不同人群的消费观或许没法用产业经济的角度解释,那么就直接看图吧。

  当然,还有更说不清楚的星座!

 

新闻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