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娱乐网

不忘初心 · 始于匠心——雷佳博士毕业系列演出收官巨作致敬中国民歌

http://www.yule.com.cn 2017-11-20 09:10:15   来源:中国娱乐网   

  不忘初心 · 始于匠心——雷佳博士毕业系列演出收官巨作致敬中国民歌

  文/许贝

  中国娱乐网讯 www.yule.com.cn 2017年11月16日晚,《源远流长·寻根之旅——雷佳民族民间歌曲专场音乐会》作为雷佳博士毕业系列演出的第四场,于母校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收官上演。将民族民间歌曲置于最后,是导师对雷佳音乐事业始终扎根土地、时刻回望民族文化之根、向祖宗寻根的深切期许。而雷佳身体力行的探索和最终完美呈现的“新国风”,也给导师与观众交出了她博士阶段最后一份满意答卷。

 

  寻根溯源 神形传韵

  饭养身,歌暖心,一场别出新意的沙龙式音乐会,将荣登大雅之堂的中国民间歌曲依旧还原到它淳朴亲切的本真状态。雷佳一身素衣,舞台古典朴素的细节和精心设计的乐队编曲,加上田青老师轻松道来的民歌溯源,将观众代入远离城市淳朴风味的情景中,在收获观众真诚而热情掌声的同时,不仅改变了多数人对民族唱法民歌的既定印象,也让不曾有机会接触民间音乐的人们对民间歌曲由此心生热爱。

  立足民族之本,导师从浩如烟海的中国民族民间歌曲中,选出15首来自14个省份和地区囊括六个不同民族、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勾勒出中华民族大地各美其美的绚烂中国音乐版图。而要将这些流传于不同土地的民间声音集中于一台音乐会分别传达出各具本土特色、神形合一的韵味,这不仅是对雷佳唱功耐力、嗓音机能调整的极大挑战,更是对雷佳针对不同地区风土人情中所孕育出的音乐色彩精准把握的高度检验。作为一位歌唱家,雷佳追随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历经多年辗转祖国各地,脚踏泥土深入民间悉心学习,力求细致入微的传神演绎。

 

  对15首歌曲葆有原汁原味的演唱,是雷佳综合消化9种不同地域方言、不同地域特有情感表达方式、不同民族审美基础上形成的旋法行腔等元素后,以新的声音所承载的全面多维传达。由此构成了每一首作品独有的风韵与神韵。而风格迥异的作品间,对状态迅速撇清、迅速切换的要求、在专业音乐体系的固定时值内完成对民歌自由饱满的情感充实,都是民歌专场成为四场音乐会中难度最大的原因之所在。现场每一首作品呈现出的极致韵味,也都凝结了雷佳在这场极具学术高度的音乐会筹备过程中,对歌唱艺术至臻完美的追求和勤奋刻苦的历练。用闽南方言演唱的《丢丢铜》是对童谣趣味的表现;藏语演唱的《美人》灵动优美的将藏族地区世外桃源般的美丽风景跃然眼前;对陕北民歌《三十里铺》高亢粗旷中缠绵悱恻的动情演绎、对充满山西民俗风情的《看秧歌》里大姑娘欢喜焦急心理惟妙惟肖的再现;泰然悠扬的蒙古族科尔沁民歌《诺恩吉雅》、嘹亮流畅的侗族大歌《夏蝉之歌》;江浙吴语小调《紫竹调》的清奇婉转……每一首民歌或粗犷或婉约的表达和对发声位置的不同要求,都在雷佳游刃有余的嗓音调整、情感转换间,唱出了鲜活的生命力,形象生动的展现了祖国各地风土人情的文化掠影。

  中国民歌之美在于旋律优美动听,也在于歌词的质朴感人。民间歌曲虽出自山间田野,蕴含的情真意切却不输文学大作。东北民歌《摇篮曲》、新疆民歌《阿瓦尔古丽》、白族民歌《洱源情歌》等,都属中国民歌特有的写意抒情一类中浩瀚佳作的代表。“三哥哥当兵坡坡里下/四妹子硷畔上灰不塌塌/有心说上两句话/又怕人笑话……”陕北民歌《三十里铺》中的数十字,将革命年代里发生在陕北的一段爱情故事刻画的声色尽致:相送情郎上前线的难舍难分、肝肠寸断,欲说还羞里饱含的无法言说之浓情厚意,或许就是这种词与景浑然一体间的动情,让雷佳潸然泪下。地道熟悉的声腔让身为陕北人的笔者心生强烈共鸣,深刻真挚的表达将笔者带回了遥远的家乡,感知朴素年代的那份温度与情怀。感动之余,也为家乡能够孕育出如此美好的艺术创造感到自豪。

  兼容并蓄 尽现“新国风”

  中华民族音乐源远流长,源于传承,流于创新。“国风”出自《诗经》,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雷佳“新国风”的音乐理念,就是让当下的民族音乐有新的时代特点。在与时俱进的语境中,民歌需要新的表达方式来重新面向观众。为了让停留在过去田间地头的民间音乐真正走入人民的生活,雷佳与她年轻的编曲演奏团队多次采风提取民族音乐的精华,结合现代的音乐手段和创作手法,呈现了一次新的尝试与创新。以古典弦乐五重奏作为烘托、以中国特色民族乐器和流行乐器作为点染而组成的小型乐队将原生音乐与专业创作融合并置,描绘了古老民歌全新的场景与色彩。

 

  15首民歌编曲统一风格的确立和每一个细节的编配,都是抽丝剥茧仔细打磨的过程。数十次的推倒重来反复磨合,达成了最终的首首精致。中国民族乐器品类繁多且各具性格特征与色彩属性,形成了各地音乐的符号性语言。编曲打破这种固有思维的模式,以更高的视野格局对特色乐器进行新意的组合运用,使得音乐情境更加突出,显示出雷佳与其团队在音乐上的新思维,新想法。如湖南民歌《思情鬼歌》是男生小组唱与雷佳的对歌,三弦与笙的点描式穿插,形象的点缀出了打情骂俏中的风趣活泼。《紫竹调》琵琶加入吴侬软语一句一顿的曲调中,便显江南独有的清丽婉约。而对于更多的作品,编曲团队克制了对符号性乐器的使用,尤其对新疆、蒙古族代表性乐器的大胆摒弃,以特型节奏、演奏特点来追求乐器声部的现代化表达,在《诺恩吉雅》中用大提琴模仿马头琴的悠扬气质,加入金贝、沙锤,使得来自草原文化的民歌多了流行音乐的特质;《阿瓦尔古丽》中西合璧,使第一小提与吉他solo的交互推进铺垫出西域音乐的底色,用金贝鼓演奏新疆手鼓的特性节奏,使作品丝毫不失民族风格的同时更多了世界音乐的张力;《美人》上声部悠扬的笛声素描出高原宽广悠扬的风景画,而手鼓与钢琴对切分音型与附点节奏的始终贯穿,临摹出西藏山歌的流动抑扬,揉合于中间声部的弦乐将细腻婉转的情绪衬托的更加动人,仿佛就差一阵风就到了那片圣洁之地,眼前是歌舞之间飘扬的裙摆与衣袖。

  雷佳自信纯正的歌唱与精妙织体的相互配合,使失去原生土壤的传统民歌再次焕发出金光闪闪的全新灵魂。在笔者看来,“新国风”的创新之举也更具实验意义:在雷佳教科书式歌唱典范的基础上,为民族音乐现代思维的发展做出身体力行的有效探索,同时对流行音乐发展中的民间素材的提取也作出了示范性尝试。

  崇高敬意 续写文化自信

  云南藏族民歌《美人》、山东民歌《包楞调》、山东苍山民歌《绣荷包》,雷佳对三首恩师名作的再度阐释,是一个勤奋学生向恩师德艺的由衷致敬,也是对导师以固守中国文化基因、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为己任理念的传承相继。而中国民歌源远流长还需更多像雷佳这样的青年歌唱家艺术家,仰望浩瀚的中华文明,不忘初心将其永续守护。15首“新国风”民歌是雷佳求学生涯的节点,也是她传承创新探索的新起点。

 

  不论作为文化工作者还是观众,立足现代回望历史,也许我们真的应该感谢民歌的作者。他们也许就是在陕北窑洞里纺线的婆姨、也许就是一个在内蒙草原上挤奶的额吉、也许只是一个祖祖辈辈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但是他们不但将平凡的喜怒哀乐留在如同钻石一般灿烂辉煌的民歌史诗里,也为我们今天留下了一份沉甸甸的宝贵遗产,让今天的我们有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础,有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将最崇高的敬意献给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和持有者、我们的祖国和人民。

新闻表情